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劳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多样化的薪酬发放策略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双薪”作为一种激励手段被不少公司所采纳,究竟什么是“双薪”呢?
一、双薪定义
“双薪”一般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和发展需要,在特定时间(如年底)给予员工相当于一个月工资额的额外奖励或补贴,即所谓的“13薪”,不同于奖金的是,“双薪”通常与绩效考核结果不直接挂钩,更类似于一种福利性质的补偿措施。
二、双薪的起源与发展
双薪制起源于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传入我国,并逐渐在我国各类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外资企业中得以推广,最初设立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导致的生活成本增加给员工带来的经济压力,同时也作为激励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三、双薪发放形式及财税处理
1、发放形式:双薪多在年末或春节前夕一次性发放,也有部分公司将之纳入每月工资一起发放,称之为“双月薪资”。
2、会计处理:从会计角度来看,双薪属于工资性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表中的“管理费用—职工薪酬”,企业在计提双薪时应按实际支付金额做账务处理。
3、税务申报:个人所得税方面,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双薪与其他奖金一样,均需按照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自2019年起实施的新个税法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收入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税,也可以选择单独计税方式。
企业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双薪可作为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进行税前扣除,但需确保其发放标准符合国家有关工资管理制度的规定,并能提供充分有效的原始凭证予以证明。
四、双薪对企业及员工的影响
1、对于企业而言:
- 积极作用:增强团队凝聚力;有效减轻员工生活负担,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通过定期发放,有助于稳定组织架构,减少优秀人才流失。
- 潜在挑战:若财务规划不当可能增加运营成本,尤其对中小型企业而言资金链承受更大压力;长期执行易固化薪资结构,削弱灵活性。
2、对于员工来说:
- 直接收益:增加年终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激励作用明显,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
- 风险考量:过分依赖双薪会导致对基本薪资水平的忽视;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因为年终奖制度的存在而对平时表现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双薪”作为一项兼具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功能的人力资源政策,在当前就业市场环境下显示出其特殊价值,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双薪方案,平衡好激励效果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则考验着企业管理者的智慧与技巧,考虑到个税调整等外部环境变化,适时优化双薪计划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