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个税)的税率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背景信息,个人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指的是政府对自然人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种,它不仅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各国或地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和征收方式都有所不同,这取决于当地的经济状况、税收政策以及社会福利水平等因素,下面将重点介绍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及相关政策。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与累进税率体系
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行综合所得与分类所得相结合的新税制改革后,居民纳税人个人所得税按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等四类劳动性收入)适用超额累进税率,而非居民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则适用不同的税率表,目前(截至2023年底),中国居民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为每年6万元或者每月5000元人民币,即超过这个金额的部分才开始征税。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1、不超过3,000元的,税率3%,速算扣除数为0;
2、超过3,000元至12,000元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10;
3、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部分,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1410;
4、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2660;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4410;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7160;
7、超过80,000元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160。
这里需要注意,“速算扣除数”是用于简化计算过程中间结果而设置的一个固定数值,实际缴纳税款时,按照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税率计算出的结果会减去相应的“速算扣除数”。
其他类型个人所得如何计税?
对于不属于综合所得范围内的其他个人所得项目(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我国采取单独计税的方式,即不与工资薪金等劳动报酬合并计算,而是根据各项目特点分别设定不同税率进行征税。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财产租赁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计征,扣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适用10%~20%的超率累进税率。
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未列入前述范围但具有偶然性质的各项所得,则一律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优惠政策与专项附加扣除
为了进一步减轻中低收入群体负担,并支持特定行业发展及民生领域投入,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推出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和专项附加扣除措施,在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方面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以享受额外扣除额度,从而降低其实际需缴纳的税款数额。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之中,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民众生活水平,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所得税法改革的深入,未来的税率可能会有所变动,请随时关注相关公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