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应届生进群(山东博士生跳槽周期是多少)

年末是一年一度的跳槽旺季,据齐鲁人才网近期发布的《山东省2018年末跳槽报告》显示,当前已有超过3成的职场人准备跳槽或已经完成跳槽。就其工作经验来看,很多刚入职不久的2018届应届毕业生已成为当前跳槽的主力,其人数占到当前跳槽总人数的42.52%。为此齐鲁人才网随机抽取省内1万名应届生数据,就其工作稳定性做出分析。

“安定分子”不足3成,6成毕业生找到新下家

上图为山东省2018届高校毕业生跳槽意向占比,就数据来看仅有25.81%相对稳定暂无跳槽打算,绝大多数毕业生有意向或已完成跳槽,其中已完成跳槽人数最多,其占比高达45.67%;有意向并保持观望者占比也相对较高达到了18.63%;更有9.89%毕业生已完成多次跳槽。当前毕业生跳槽现象已相当普遍,那么不同学历毕业生工作稳定性有何不同?

飘了?本科生第一份工作仅有7个月

就调查数据显现,山东不同学历层应届毕业第一份工作跳槽周期均相对较短。其中本科学历应届生跳槽周期仅为7.44月,也就是说半年左右就会更换工作;硕士学历与博士学历稳定性相对较强,这也与其从事工作性质有关,作为高学历人群,其所从事工作往往为高级管理或高级技术类岗位,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均相对较高。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的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学校教育与就业市场之间的落差。由于缺乏对于行业、职业和具体企业的实际了解,学生入职后对于工作内容和工作节奏都无法适应,从而出现失落和迷茫的情绪,进而加剧了毕业生工作的不稳定性。

从“心”出发,薪酬不再是首要因素

那么当前山东应届毕业为何频繁跳槽?就调查样本反馈来看,工作与期望不同已成为当前毕业生首要跳槽因素,其占比高达37.29%;失去兴趣以29.87%的占比位列第二;而薪酬福利待遇低不再是应届毕业生跳槽的重要因素,其占比仅占15.28%;除此之外,公司发展前景,其他个人因素也影响着应届毕业跳槽,其占比分别为13.03%和4.53%。

通过分析跳槽因素,毕业生们频繁且短暂地更换第一份工作,在于他们更加追求独立自主,关注自身感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一旦发现工作与期待不符则会更快做出其他选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找工作更倾向“兴趣和热爱”,秉持从“心”出发,其就业观与传统大众视角逐渐形成反差。加之如今获取求职信息和机会的渠道越来越快捷和便利,更换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和频繁,也为其跳槽带来了便利。

应届生跳槽需谨慎,工作经验更受企业重视

通过山东省企业对不同工作经验求职者需求情况来看,有1-2年工作经验的求职者需求量占比最高,为56.5%;其次是3-5年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岗位发布量占比为29.8%;应届毕业生位列第三,岗位发布量占比均为9.5%;10年以上占比最少在2%以下。

企业对应届生需求量的减少,也反映出当前企业招聘时更加“务实”。虽然应届生用人成本相对较低,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对工作充满激情与活力,但初入职场,难易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企业往往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能为其带来价值。相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上手慢”确实是应届毕业生自身劣势之一,加之应届毕业生稳定性较差,时常发生一言不合就“裸辞”的情况,这也让企业在招聘时对其望而却步。

对于刚入职的大学生来说,求职与跳槽,都要谨慎对待。要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在职业选择时少走些弯路。因此,在做职业选择时多加考虑,也可以减少“裸辞”,避免浪费过多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应届生变往届生,没找到合适工作,继续家里蹲,还是先工作再看?

应届生参加秋招要比春招好一点。

因为这是笼络优秀人才的绝佳时机,在秋招中,大多数的优秀公司可以满足其90%左右的需求;而冬招,通常被视为补招,第一是为了弥补另外10%的需求;其次也为了专门笼络优秀的考研、考公的落榜生,第三,因为秋招发出OFFER的学生未必都签约,所以称之为补招。

对于应届生需求量较少的单位,比如每年只招几个应届毕业生的单位,可能在秋季校招时就已经满足了他们对应届生的需求,就不需要在春季再进行校招活动。优秀的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不是为了补充跳槽人员的空缺,而是对企业后备人才的补充,是企业新鲜血液的补充,是为了培养融入企业文化、具备企业特质、促进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秋招需要做好的准备

1、心理准备

一部分同学已经对秋招有了解,目标企业、岗位也非常明确。而另一部分同学可能在思想上还没有准备好,纠结考研还是求职,对求职这件事的概念比较模糊,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没有制定自己的目标和行动方案

2、信息获取

通常各大公司都会和学校的就业部门联系,在学校开设宣讲会,吸引同学了解公司和招聘的岗位,或者学校会组织企业进校园开招聘会。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途径了解到这些信息:班级群、辅导员/导师、学校就业信息网、学校就业/创业社团、人脉。

应届生变往届生,没找到合适工作,继续家里蹲,还是先工作再看?首先,当下因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不好,没有经验优势的应届生找不到工作很正常。其次,调整好心态,想好自己有什么,想做什么再行动。就业形势不好,往届生没有找到工作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最后,千万不要着急,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放平心态。

而且从战略上说,如果你喜爱自己的专业,希望能够学以致用,那就趁没有找到工作的这段时间去学习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比如学学英语,提高下口语能力,考个证书等等,或者锻炼健身,有个好身材。总之比起干着急,不如动起来。从战术上说,在这段时间里好好梳理自己的经历、特长、个性优点,认真撰写打磨简历。练习一些面试技巧,比如自我介绍,了解针对你的专业HR会问什么问题,试着自己想想答案,也可以寻求一些外部的简历撰写啊、面试技巧方面的帮助。

在有了一份收入之后,你就可以利用工作的空余时间,再去发现自己想做的,感兴趣的,或者比目前好的工作。我们俗称这个叫“骑驴找马“,不管怎么样,总要先让自己工作起来,要是一直在那里看着,永远也前进不了的!要是实在不行,那就建议回去考研,再深造自己一下,当时候好歹学历高一些,那么出来找工作的时候,公司也会适当放宽条件的。

最后呢,在我看来,建议你如果喜欢自己的专业,就尽量争取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这样的好处是不仅是学以致用,还能为你的职业生涯带来红利。比如你将来要离职,如果你学的是这个专业,从事的也是这个专业,那么在HR眼里,你就比那些半路出家的候选人有了更大的竞争力。

综上,继续家里蹲,还是先工作再看?具体可以先关注在招岗位,可以先就业后在关注适合自己的岗位。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265.html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