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男子称母亲被足浴店诱导消费32万,一场关于亲情与消费陷阱的反思

母亲深陷足浴店消费陷阱:男子揭露32万诱导消费真相

在江苏无锡这座繁华的城市中,一起关于老年人被诱导消费的案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民袁先生通过社交平台揭露了其母亲在一家足浴店被诱导消费高达32万元的惊人事实,并签下了12.8万元的欠条,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老年人在消费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陷阱,也引发了公众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家庭关爱以及市场监管的深刻思考。

事件始末:从免费足浴到巨额消费

故事始于2022年11月的一个普通日子,袁先生的母亲严女士在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某超市卖场内的足浴店接受了一次免费的足浴服务,这本是一次寻常的放松体验,却意外地成为了她陷入消费陷阱的开始,在店员的热情推销下,严女士办理了一张价值2400元、包含50次服务的会员卡,这看似优惠的套餐,实则是商家精心设计的第一步棋。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严女士频繁光顾这家足浴店,不仅享受了泡脚、推拿等基础服务,还逐渐接触到了更多所谓的“理疗”、“治疗”项目,店员不断向她灌输这些项目能够治疗老年疾病的观念,并推荐各种高价产品和服务,在店员的诱导下,严女士开始陆续购买,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总消费额迅速攀升至约30万元。

直到2024年6月,商家再次以火罐治疗为名,在严女士腹部吸出大量积水,并要求其支付12.8万元继续接受治疗,严女士已无力支付,只得向儿子袁先生求助,袁先生在得知母亲的遭遇后,震惊之余,立即带着母亲向公安、市监局等多部门反映情况。

维权之路:艰难与希望并存

面对母亲的巨额消费和未了的欠条,袁先生开始了漫长的维权之路,他首先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并提供了详细的消费记录和证据,由于部分消费以现金支付且商家未提供收费凭证或合同,导致证据链不完整,给维权带来了一定难度。

男子称母亲被足浴店诱导消费32万,一场关于亲情与消费陷阱的反思

经过多轮调解,商家最终同意免除12.8万元的欠条,并退回未消费的5万元,对于已经消费的部分,商家坚持不予退款,袁先生对此表示不满,认为商家存在欺诈行为,并继续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袁先生也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了母亲的遭遇,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同情和支持,呼吁加强市场监管,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消费陷阱:老年人面临的特殊挑战

这起事件再次将老年人消费陷阱问题推向了公众视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对健康的渴望也愈发强烈,这也使得他们更容易成为不法商家的目标,一些不良商家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迫切需求和对新事物的认知不足,通过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等手段诱导其进行高额消费。

在本案中,足浴店店员通过免费体验、会员优惠等方式吸引严女士进店消费,随后不断推销高价产品和服务,甚至夸大其治疗效果,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

家庭关爱:预防消费陷阱的第一道防线

除了市场监管部门的努力外,家庭关爱也是预防老年人消费陷阱的重要一环,作为子女或亲属,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和消费需求,及时给予关爱和指导。

要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心理需求,通过耐心倾听和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消费观念和行为。

要帮助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识,向他们普及消费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醒他们警惕各种消费陷阱和诈骗手段,鼓励他们理性消费、量入为出,避免盲目跟风或冲动购买。

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陪伴他们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

市场监管:加强执法力度,保护消费者权益

针对老年人消费陷阱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不法商家的违法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针对老年人消费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明确商家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消费者的权益和救济途径。

2、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老年人消费市场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惩不贷,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3、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建立健全老年人消费投诉举报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消费者的投诉举报及时受理、调查处理并反馈结果。

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25498.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