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至少要准备一年
1、专业基础:若是考生专业基础扎实,则无需太早准备,否则战线太长后期容易疲惫。反之,则要尽早备考;
2、考生身份:应届生考研,一般在大三下半学期开始备考,备考时间在9-10个月左右,而往届生考研一般在考前一年左右开始备考。
考研是许多大学毕业生提升自己,从而获得就业发展的优势途径,也是社会在职人士所选择的提升方式。
一、根据自身专业基础而定
考研人群中,每个人的专业基础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各科成绩都是过硬的,大学时一直是佼佼者,那么考研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其实不是多难。而这些考生则没有必要把复习时间拉的太长,否则战线太长,后期容易造成疲惫。
而恰恰相反,有些人的专业基础不足,又想通过考研来扭转自己的处境,那么势必要提早进行复习,毕竟“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二、根据考生不同身份来定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考生身份不同,备考时间也是不同的。一般对于应届考生来说,无需太早备考,因为这些考生本身处于大学在读状态,专业知识不会太生疏,而且又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复习。因此,一般情况下,应届生在大三后半学期开始备考就可以。备考时间大概为9-10个月左右即可。
而往届生以及参加工作多年的报考人,是需要提早进行复习的。这部分人群专业知识已经疏离,况且在职复习,时间不太充裕,那么就需要在工作之余来进行复习。鉴于这种原因,此类考生一般在考前一年左右的时间便开始备考。
考研什么时候都不晚,但绝不能打无准备的仗!接下来我将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准备和要做哪些准备来回答这个问题,助大家顺利出师!
(一)大三上学期至下学期3月:在这个时期内你要决定是否考研;并且考哪所学校;从考试年3月份正式进入基础复习阶段,慢慢进入复习的状态。
1-2月份:利用寒假的时间最好把报考学校定下来,把相关的考研资料准备好。
3-4月份:把报考学校的参考书看一遍,不要求太细,因为很多东西在之前的本科学习之中已经学了,只不过是侧重不一样。
(二)大三下学期~暑期:基础复习、暑假复习和考研班听课,并关注大纲、招简。
5-6月份:在上一基础上,加深对书上内容的理解,在这个阶段就要做笔记了,同时要尽量记住那些该记的内容。遇到不会的一定要做好标记,可以通过询问老师,学姐或学长,查阅相关资料(图书馆、网络)来解决。
7-8月份:这正是暑假,天气炎热,不过一定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因为在前四个月已经对考研内容进行了两轮学习,所不管效果怎么样,在这个阶段都要尝试着做一套考研真题。其目的是:检验一四个月的学校效果;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还要做些辅助性的练习来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
(三)大四上学期9~10月:考研网上预报名和网上报名,提高复习。
9月份:继续做题,包括练习题和考研真题。可以说是对7-8月份的继续,但侧重点是向下一个阶段过渡。
10月份:这个时候因为参考书已经看的差不多了,考研真题也做了,所以就要继续回顾参考书,这次是更加有针对性地来看,查漏补缺的阶段。
(四)大四上学期11~12月:
查漏补缺,稳定心态。
12月份:这个月其实对考研的最后结果已经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了。在这个阶段就要系统的总结前边学过的东西,使其系统化,条理化。顺便可以自己压压题。考试的前一个多星期,这一阶段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好心态,做到自己心里有底,准备好迎接挑战!
考研的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循环渐进,稳步前行。考研是有一定难度的,坚持下去,才能迎接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