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登记表不影响应届毕业生。
签了自由职业和灵活就业不会影响你的应届生身份,你依然可以去参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考试,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放心大胆的去签了。
灵活就业需要学生提供一个灵活就业证明,这个又是证明什么呢?和自由职业的区别就是需要和单位达成一个短期的劳动约定,但是并不签订三方和劳动合同,比如你在快餐店做个临时的工作,并不想长期在此就业,这种情况就可以称为灵活就业。
原则上签了自由职业和灵活就业是没有影响的,那么对于国考省考公务员来说,有一些岗位限制应届毕业生身份初衷是用来保护应届生的,不想让应届生受到太多的其他人的竞争。因此就有了一个择业期的说法,择业期为两年。
当你与单位签订的正式的固定的用工合同
并且缴纳了社保之后,你就成为一个职业人就不再是应届生了。所以只要你没有签正式的用工合同,有没有人去给你缴纳社保的话,你依然还是应届省份。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国家电网、银行、铁路、烟草、石油等企业,招聘时只要招收当年应届生,也就是说你毕业当年是唯一可以进入这些企业的机会。那我们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非常的清楚了,应届生身份实际上只是在考公务员和进入部分国企时有用。对于其他的就业选择,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签订灵活就业表是不影响应届毕业生身份。
灵活就业后,毕业生自主创业会有一些优惠政策;但灵活就业视同就业,(即便你没有就业)和国家就业计划没有任何关系了,人事部门也不会签发介绍信。
灵活就业指的是一种养老保险缴费方式,它指的是没有在单位上班的个体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方式,应届生身份指的是在当年毕业的学生,这两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当年毕业的学生没有参加工作,那么她如果缴纳养老保险就属于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如果他参加的工作,那么就属于职工养老保险人员,不管他参加的是哪一种养老保险,都不影响她应届生的身份。所以灵活就业和应届生身份没有关系。
被认定为应届毕业生的要求,如果以下条件没有达到,那么自然就不是应届毕业生了。
一般,学校会给每个毕业生发一份三方协议,也就是就业协议,要求大家在毕业之前签好;而企业在确认录用你之后会发一份offer(录用通知函),并且在你正式入职后会还会发放劳动合同。
应届生身份证明怎么界定:直接举个例子:2021年10月开展的2022国考,里面会有岗位只面向“2022年应届毕业生”,那么就只有2022年6月毕业的考生才能报考。
也就是说2021年6月份毕业的同学,是无法报考22年国考中的应届生岗位的。但是!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应届生求职压力,去年2月28日,教育局发布通知:
毕业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以按规定在学校留档两年,两年内落实单位,高校统一按应届生身份帮助其办理就业手续。
法律依据
《就业促进法》 第十二条 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国家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