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刚刚毕业很迷茫,是大部分人的常态,而且一直迷茫也是部分人的常态,迷茫的确是正常的,但是不值得推荐鼓励保持这个状态。
2。迷茫肯定暴露了一些问题的,说明读书时是没有认真思考自己要干什么的,另外不得不承认,它带来的损失,输在就业的起跑线上,总有少部分人不迷茫,他目标明确一路开挂。
3。仅仅承认迷茫是普遍的,不认识输在起跑线上,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只有坦诚自己在过去存在问题,然后才能深刻的向未来解决问题。见过太多人,通过周边群体的迷茫来安慰自己的迷茫,然后一直迷茫,不扎扎实实的解决问题。坦诚面对过去,才能高效的开启未来。
说完了应该保持的认知态度(认知不到位,后面都是瞎忙),再说如何度过迷茫。
度过迷茫的方法务实一点,就是找一份工作,好好做。
问题就是如何确定自己做什么最能够赚钱,现在不赚钱可以,未来能够赚钱也可以。
先定职位岗位,自己有能力哪些事情, 可以根据赚钱程度,和能力差距来排序,不同的岗位,工资是有差距的。能力这个东西不能看死,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尽量去做,很赚钱但是自己能力缺一点点的工作,因为这一点点补上了,你就是成长。做完全胜任的工作,其实成长有限。
选岗位后选行业,不同行业同一个岗位,价格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行业的市场利润情况不一样,选行业非常重要。行业还有周期,发展等等。
最后有了工作后,再去恋爱,旅游等等都行。没有赚钱能力,去谈理想的都是耍流氓。
最后一句 工作能够治愈一切忧伤
大学生活,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在进入大学之后,大家多了很多的课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爱好。很多学生,会选择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好好的玩一玩。一旦进入大四,很多学生都是很迷茫的,面临着到底选择考研还是直接工作,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么应届生面临这样的迷茫期,到底该怎么调节心态呢?
首先,作为应届生,要正视这段迷茫期。进入大四之后,很多人感到迷茫,并不是个例。因为大四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决定着我们到底继续学习,还是直接步入社会。从幼儿园到大学这个很长的阶段,我们一直处于父母庇护的状态。但是到了大四就不一样了,我们即将步入社会。很多人对于自己的未来是很迷茫的,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这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毕竟处于一种过渡期。所以及时处在这段迷茫期,我们也没有必要太焦急。
其次,处于迷茫期,我们要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处在迷茫期并不可怕,但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是真正可怕的。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未来是光明的,但是光明的未来是需要自己打拼的。在这段迷茫期,我们要做的是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样可以给我们一个方向。
最后到底选择考研还是找工作,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现在考研已经成了一种大趋势。因为当下的招聘市场对学历的要求比较高。很多学生想要通过提升自己的学历,来提高竞争力。未来参加考研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所以考研的竞争力是比较大的。学生面临直接就业,也是有问题的。很多学生都面临着专业与就业不对口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着重考虑自己的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