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周评:沪银下跌近2%,氧化铝跌超3%,焦炭豆粕涨1%;美联储偏鹰,沪银转弱
本周期货市场出现了多种走势,其中沪银下跌接近2%,氧化铝跌幅超过3%,而焦炭和豆粕则分别上涨了1%。与此美联储的偏鹰立场也对市场产生了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沪银的转弱趋势。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分析这些走势和背后的因素。
沪银跌幅近2%
本周沪银期货市场表现疲软,下跌接近2%。这一走势背后有几个主要因素影响:
1.
美联储偏鹰立场:
美联储在本周的政策会议上表现出偏向加息的立场,这对有色金属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包括银价的下跌。2.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
随着乌克兰局势紧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对避险资产的需求降低,也导致了沪银价格的下跌。3.
技术面调整:
沪银价格在前几周涨幅较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超买,因此本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技术面调整。氧化铝跌超3%
与沪银类似,氧化铝期货市场也表现疲软,跌幅超过3%。导致这种走势的因素主要包括:
1.
原材料价格上涨:
铝价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尤其是铝土矿和氧化铝价格的上涨对氧化铝期货价格形成了一定的压力。2.
市场需求疲软:
部分地区经济增长放缓,市场对氧化铝需求预期有所下调,也导致了价格的下跌。3.
宏观经济形势:
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对有色金属市场的看法转为谨慎,这也对氧化铝价格形成了拖累。焦炭豆粕涨1%
与其他有色金属不同,焦炭和豆粕期货市场本周表现较好,涨幅均超过1%。这主要是由以下因素推动的:
1.
供需因素:
焦炭市场受到供应端的影响,部分焦化厂生产受限,导致焦炭价格上涨。而豆粕市场则受到生猪养殖业复苏的影响,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2.
需求预期:
部分市场预期焦炭和豆粕的需求会有所增加,这也带动了价格的上涨。美联储偏鹰,沪银转弱
美联储在本周的政策会议上表现出偏鹰的立场,这也对沪银期货市场产生了直接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沪银价格的下跌。投资者对未来加息和货币政策的预期转为谨慎,这也导致了市场对沪银的看法转为弱势。

总结
本周期货市场出现了多样化的走势,沪银和氧化铝下跌,焦炭和豆粕上涨。背后因素包括美联储的政策、全球经济形势、供需关系等多方面因素。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