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补贴介绍如下:
(1)现场办理
高校毕业生应持本人身份证等有关证明到户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服务季候进行失业登记,领取失业登记证。然后到劳动保障部门设立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提交就业补助申请,工作人员核定资料后会核定补贴金发放的数额。
(2)线上办理
申请人可在微信中搜索当地的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障局公众号,然后在里面找到“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享受查询”,点击进入后根据页面提示填写个人资料,以及需要提交的相关证明,提交后等待工作人员审核就可以了。补贴的标准一般情况下都是每人每年2000元。
大学生就业补贴申请的标准
满足以下条件的大学生即可申请就业补贴
(1)必须是通过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后,进入到独立设置的院校、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或其他机构的全日制大学并获得应届专科、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
(2)毕业生家庭生活困难;
(3)毕业生在毕业当年年底还没有完成就业。
2大学生就业补贴办理流程
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补贴窗口办理流程
申请人在季后第1个月(即1月、4月、7月和10月)最后1日前向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申请,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区人社部门在季后第2个月(即2月、5月、8月、11月)20日前完成受理、
审核、复核,符合补贴条件的,区人社部门或广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简称市社会保险中心,下同)在接收各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推送的支付数据后,于12个工作日内拨付资金。
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补贴、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岗位补贴资金划拨至个人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如客观原因未能申领社会保障卡的`,可暂提供本人其他银行账户作为收款账户。
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补贴申请应在应届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期限届满之日起1年内提出,其余补贴首次补贴申请应在签订劳动合同(服务协议等)之日起1年内提出,逾期不再受理。
正在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的申请人,在补贴期内连续1年未按申请周期申请补贴的,不再受理。
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补贴网上办理流程:
网上办理流程
(一)网上申请:经办人(申请人)按规定期限网上提交申请材料。
(二)受理并审核:工作人员对材料进行审核。
(三)查询办理进度:经办人(申请人)网上查询办理进度。
应届生有什么补贴可以领
应届毕业生怎么领取就业补贴解释如下:
(1)现场办理,高校毕业生应持本人身份证等有关证明到户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服务季候进行失业登记,领取失业登记证。然后到劳动保障部门设立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提交就业补助申请,工作人员核定资料后会核定补贴金发放的数额。
(2)线上办理,申请人可在微信中搜索当地的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障局公众号,然后在里面找到“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享受查询”,点击进入后根据页面提示填写个人资料,以及需要提交的相关证明,提交后等待工作人员审核就可以了。
服务对象:
1.低保家庭的高校毕业生;
2.贫困残疾人家庭的高校毕业生;
3.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高校毕业生;
4.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
5.身患残疾的高校毕业生;
6.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
应届生可以领的补贴:
1、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想自己创业,那么可以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开公司或开门面做生意,你可以领取创业补贴;
2、一次性就业补贴。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和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一年以上,并且办理了社会保险手续的,市财政将给予相应的就业岗位补贴,这项补贴工作满一年后发放一次,连续补贴两年。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就业热情和就业兴趣;
3、一次性招用补贴。大学毕业后,被招工单位录用后,可以领取一次性招用补贴。被录用后,可以递交相关申请表申请领取招用补贴;
4、社会保险补贴。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会每年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国家会给予相应的补贴;
5、一次性职业介绍补贴。大学生找工作时,会到相关单位求职,那么就会产生职业介绍费用,国家会适当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6、临时生活补贴。应届大学生毕业6个月没找到工作的,可以领取临时生活补贴。不过,这个手续有些繁琐。首先,要是应届贫困大学生,其次,要到当地人才办和劳动局办理失业登记证,然后才能按月领取补助;
7、一次性求职以及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用工单位,并且你想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可以参加职业培训,并且可以领取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
大学生就业补贴申请的标准:
1、必须是通过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后,进入到独立设置的院校、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或其他机构的全日制大学并获得应届专科、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
2、毕业生家庭生活困难;
3、毕业生在毕业当年年底还没有完成就业。
综上所述,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补贴政策是非常多的,从高校毕业之后的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申请相应的补贴,用于解决毕业之后求职创业方面的问题,尽早尽快的实现就业之路。
法律依据:
《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第四条
就业补助资金分为对个人和单位的补贴、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补助两类。
对个人和单位的补贴资金用于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创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支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用于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等支出。
第十一条
对在毕业年度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的低保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残疾及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同一项目就业补助资金补贴与失业保险待遇有重复的,个人和单位不可重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