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你这个提问不禁想起了一年前的我,去年我也是去北京找实习工作,没有工作经验,没有牛逼的技术,没有过硬的后台,就只有海投,招聘电话也是不少,但是基本都是说需要岗前培训,培训三个月缴费一万九,工作一年后什么返还给你,还说这是公司为了留住人才,当时着急工作,毕竟同学都找到了,可自己还在漂泊。那天是铁了心要签那份卖身契,在最后那一刻还是忍住了,或许是胆小,怕自己还不了那么多,或许是因为亲戚的那几个电话,最终还是放弃了。
岗前培训一定要多留心眼,这里找工作不能心急,是在想培训找大一点的,传智播客口碑还是很不错的,我知道的有两个同学是从那里面培训出来的,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武汉。学费好像有点贵,这个你得自己斟酌!
应届生有哪些渠道找工作?
1.一般是科技公司
2.职位分布毫无逻辑,数控跟天猫在一家公司,公司领域再怎么广也不可能把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类别工种排一起吧?
3.每个职位都高薪,许多都是8000-10000,你觉得可能吗
4.公司介绍。里面写有软件开发,游戏设计的要小心,我真不信开发和游戏随便什么人都能做
5.对方自信爆棚。如果不幸去面试,就会发现对方自信心爆棚,我曾经见过把一个博士生给喷的一无是处的,还有一谈就是半天,容易给刚求职的人错觉,误以为自己工作有戏,其实是进坑有戏,然后告诉你这里是培训机构,签合同神马,如果真的到这里请立马离开,不然就等着被坑吧!曾经去过的一个机构还上了电视,回答记者问题遮遮掩掩,最后,转天就搬走了 来自职Q用户:匿名用户
1,一定要仔细看职位描述;2,约面试时就讲清楚:不培训。省的大家浪费时间 来自职Q用户:郭先生
可以给应届毕业生提供的找工作的渠道有很多,但大多数人物质上都是通过以下几个渠道找到工作的。一是父母家族的社会资源。大多数的应届毕业生没有太多的社会资源,所以很多人的第一份工作都是由亲戚朋友介绍的,特别是那些回到家乡发展的应届毕业生。我周围有很多朋友,他们的第一份工作都是通过父母找到的,这份工作不一定是他喜欢的,也不一定是让他满意的,但这是在最迷茫的时候家庭可以给予的最大的帮助。当然,除非是特别好的工作,大多数的人都只是把这个工作当做出入社会的一个跳板而已,所以这应该属于一个过渡性的工作。
二是校园招聘。 没到毕业季就会有很多企业到学校开展校园招聘,这些企业通常都是和学校长期合作的,他们所交配的员工也是和这个学校毕业生的专业是比较对口的,所以校园招聘是应届生很好的选择。记得我毕业那年,因为是金融专业,但又遇上了金融风暴,真的是很难找工作,但是还是有几个企业到我们学校来招收相应专业的学生。这几个企业可能不是大家所向往的那些公司,但是当你再去参加社会招聘的时候,才会发现也只有这些企业给你提供相应专业的工作岗位了。校园招聘不只是学生们一个很好的选择,还是一个很好的排雷,也是很多学生在初入职场第一次面试训练的平台。如果有校园招聘,应届毕业生不管是否向往,这些公司都可以去尝试一下和真正的面试官面对面的沟通过,才知道真正的沟通技巧是什么。
三是社会招聘。社会招聘应该是大多数的应届生,找工作的最重要的一个渠道。记得当初我们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也是奔波于各个招聘会。只是海投简历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成本。但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人也有很大机会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只是在参加社会招聘的时候,还是应该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因为有些人也会在社会招聘里面钻空子,应届毕业生应该有保护自己的意思。我在校园招聘里面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是可以去参加社会和招聘的,也可以两者同时参加,有更多的选择。
四是参加公招。这两年考公招的势头是很猛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去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考试。不过如果你是参加这些考试的话,就应该要放平心态,因为这些岗位的工资不会太高,最大的优点是稳定,而且上下班时间比较固定,但是如果你是参加基层单位的考试的话,可能会比较忙。最重要的是,这些单位是没有加班工资的,所以和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任何岗位都是要自己经历过才知道它的好坏,所以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