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应届毕业生?
首先,不是只有当年毕业的学生,才叫应届生。应届生的一般定义为: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其次,应届毕业生分两种:
1、即将要毕业的,但是还没拿到毕业证,或者已经停止学习了,处于实习状态的;
2、拿到毕业证了,但拿到毕业证的时间不超过2年或三年择业期年限的(超过则为往届生)。简单的说,就是大学毕业后,你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将本人的档案留在了学校或者放在了人才市场,在你毕业的这两年内,你都可以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各类公职考试。比如,16年、17年的大学毕业生,可以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2018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
但是也有特例,例如浙江公务员考试,限制了必须是当年的毕业生,以下举例说明:所谓的2017年应届毕业生,特指2017年毕业的考生,能取得毕业证。“2017年应届毕业生”和“应届生”是不同的,简单来说2016年应届毕业生属于“应届毕业生”,但不是“2017年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面向“2017年应届毕业生”招录的职位。
二、作为应届毕业生考中央国家公务员有没有优势?优势在哪里?
劣势就在于工作经验缺乏,优势也应该很清楚,应届毕业生由于马上要面临毕业,他们所拥有的知识都比较新,更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强都比较强,应对变化的能力也比较活跃,精力和体力也正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所以应届毕业生应该充分的利用好这些优势,打好这次战役。
应届生身份的界定: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或大三专科生、已经毕业2-3年,但还没有就业的学生。
第一种定义: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或大三专科生
对应届生的第一种理解就是大众的想法,指的是那些即将毕业的本科大四学生,或是专科大三学生。这部分学生无论是否拿到毕业证书,都已经处于实习阶段了,因此算得上是“应届生”,也是名副其实的“应届身份”。
第二种定义:已经毕业2-3年,但还没有就业的学生
这种应届生的身份指的是,学生已经毕业2-3年了,手上拥有毕业证书,但还没有就业,也可以称之为“应届生”。但超过这个时间就算是“往届生”了。
简单来说,就是大学毕业之后,学生没有与其它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并且将本人的档案留在了学校或是人才市场,在这2年的时间里,便可以利用“应届生”身份参加公考或事业单位考试。
应届毕业生身份的重要性
1、考公考编
在考公考编时,很多招聘岗位都是针对应届生的,只有应届生才能报考。以及选调生资格,要求在校的应届毕业生才有资格参加选调。在公务员考试中,多一个限制就能减少很多竞争对手,很多没有应届生身份的考生,只能报考三不限(不限专业、不限学历、不限户籍)的岗位,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2、校园招聘
应届生的身份在找工作中优势满满。无论是国企、世界500强企业还是互联网大厂,基本上都会有校园招聘,而且只面向应届毕业生。相较于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的难度要小得多。对于应届生求职来说,参加校园招聘是最优选择,也是进入一些名企的最高效的方式。
3、人才落户和毕业生补贴
许多城市为了长远发展,希望留住和引进人才,出台应届生可直接落户的政策。很多城市还推行了毕业生补贴这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