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金融应届生跨行(金融公司会不会招刚毕业的应届生)

在暑期实习的内容上,各券商也是有自主创新,许多券商券商推出了详尽的导师带徒、培训方案。以往,一部分券商存有暑期实习后迟迟不发offer的情况。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在诸多招聘方案中均确立列明暑期实习的留用绩效考核结果公布时长,大部分券商的面试流程表明将于9月-11月出留用结论。

例如,浙商证券研究室推出了世图方案行研精英班,开展封闭式培训,由顶尖一对一带教。据了解,在今年的7月是浙商研究室的第三期学习培训,放前2期(2021年7月、2022年1月)的培训中,录用率均在50%之上,第一期54名学生录取30人,第二期51名学生录取36人。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院还已经确定“配额不是事,就需要最出色你!”而且服务承诺“调查根据即发offer”。

研究室也成为在今年的各券商暑假“人才大战”的主战场。新闻记者注意到,国盛证券、德邦证券、申万宏源、浙商证券、兴业证券、恒泰证券、国海证券等券商研究室均在最近打开了暑期实习的招聘人才。资产管理层面,财通资管、国金资产管理等资管公司也打开了暑期招聘。以财通资管为例子,该公司暑期实习包括行研、销售市场及中后台三大类20个职位。投资银行业务层面,恒泰证券推出了2022年“投资银行金睿”暑期实习方案,见习生进入国金投行全国各地的团队了解投行工作,并且在11月开展留用评定。

值得一提的是,一部分券商今年的暑期实习生新项目全过程选用网上方法。比如,国泰君安公布此次暑期实习生新项目全过程选用网上方法,通过线上宣传教育、线上测评、线上面试开展选拨,后面将继续融合疫情防控形势,科学安排远程实习。

金融业适合应届生的工作有哪些

银行针对应届生的岗位主要分为两大类:基础服务类如客户服务,以及专业类岗位如金融研究等。毕业生要先做这类基础专业性储备,大部分都需要轮岗积累经验。“银行的压力比以往大家想象的要大得多。”而在中国银行,大部分的高管都来自一线,“这完全是一个战略性考虑,总行虽然舒服,但真正要成长到那样的阶段,我们要学会放弃很多东西,并且要付出更多。

对于毕业生来说,银行的基础服务类仍是主要投递方向,招聘数量每年都在一万基数以上。工作内容即对个人业务、对公业务的处理,工作强度较大。这个职位门槛较低,绝大部分只需要本科毕业,同时一线城市增量需求减少,更多需求跟随网点布局下沉。

 金融业有哪些适合应届生的工作?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金融业适合应届生的工作,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业务前台类型

 投资银行类

 在此说的主要是内资券商的相关投行部门,广义上可以分IPO、并购、新三板、债券承销等方向。我一直认为,作为应届生在一级市场的职业起点,最适合的莫过于券商投行。无论是债权还是股权,券商基本上可以说是市场中最专业的机构之一,投行更是资本市场中的弄潮儿。在券商的投行部,高强度的工作、专业的工作环境,都可以让你得到非常大的锻炼,个人专业能力、综合能力急速提升。

 总体来说投行部门的出路非常之广,有一定投行部门的工作经验,基本上在一级市场内的绝大部分领域都非常受欢迎。

 大资管类

 资管在目前来说,涵盖面非常之广,在此主要指的是信托、券商资管、基金保险等资管部门。如今资管十分火热,作为应届生的一个职业起点,前景不错。

 资管内部关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业务泾渭分明,二级市场在研究类或买方类更多类似,在下面进行更多的描述。在一级市场从事资管,总体来说比较忙碌,出差必不可少,但是和券商投行相比较,生活状态会好上不少。因为没有那么繁重的监管压力,也不用做那么多让人感觉重复劳动、无意义的工作。资管项目周期相对较短,出差也多是短途,而且多是和当地的大企业或者大型金融机构打交道,至少不会碰到要去偏远山区关小黑屋的情况。

 总体来说,待遇相对优厚,工作强度合理,上升空间和出路都挺不错,有资源者甚至可以比较轻松地赚钱。虽说出路可能没有投行类的广,但是大资管有着足够广阔的空间任你在内部自由发展。

 银行核心部门类

 这里主要指银行的资管职能部门、利润中心,如投行部、金融市场部、资管部等。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中的霸主,在市场上享受着强势的买方地位。在做业务过程中,银行的体制虽然相对僵硬,但是话语权较强,所以一般情况下节奏都是掌控在银行手中。

 作为金融业的航空母舰,银行同时掌握着资金和项目的优势,所以如果善于积累的话,在银行出路也会非常不错。总体来说银行待遇偏稳定,激励机制肯定不如其他市场化机构,但是待上几年时间可以积累下不少资源,对于将来跳槽有不少好处,基本上大资管领域都会非常欢迎。不要根据柜员的苦逼就说银行是坑!那只是你去不了银行的高帅富部门而已。当然银行的这些核心部门是非常难进的,但是通过管培或者其他方式进入,目标明确,都是有机会的。

 卖方研究类

 和券商投行一样,我一直觉得卖方研究所对于有志于从事二级市场业务的同学来说,是最适合的第一份工作。同样高强度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使得研究员必须急速成长起来,写出专业的报告,能够去上市公司调研、勾兑,能够去买方路演取得认可。

 基本上工作一段时间的.卖方行业研究员,在短期内都能够在该行业领域快速入门,甚至很快崭露头角,获得巨大关注。在卖方锻炼的这几年,不但能为你打下非常坚实的基本功,也可以使你快速地积累二级市场相关人脉,成熟的卖方研究员转行去各种买方机构都会受到非常热烈的欢迎。

 买方类

 在此主要指的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PE、VC等。总体来说,买方机构的研究员,相对卖方研究员而言工作强度确实低很多。公募基金不另外解释,在此私募基金泛指二级市场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PE、VC指投资股权的私募机构。在公募基金,买方研究员有着诸多卖方贴心服务,主要服务对象是优秀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整体的研究思路更纯粹,更倾向于投资角度而不是服务角度。在公募基金的工作强度、下班时间、福利水平相对来说非常地人性化。

 那么买方研究员还是卖方研究员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更合适呢?以前我觉得卖方研究员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会好很多,因为当时觉得买方研究员的工作强度和环境远不如卖方研究员,各种报告和开会以及调研都会显得更加随意。但是后来接触多了,觉得买方卖方只是对问题的分析角度不一样而已,从买方做起,未必会比卖方成长得慢,后发优势同样很大。

 而私募证券投资整体上更加随意,人非常少、人均管理资产很大,只要收益够高,其实对其他很多形式化的东西,根本不在意。虽说体制整体相对不会太规范,但是私募基本上也是在证券市场浸*多年的人创办的,基本上行情一好,人均待遇惊人(因为人少)。

 PE/VC专注于一级市场,很多时候也需要做一些相关的研究,并且经常伴随着出差、看项目。但是同样是一级市场,想想券商投行,生活状态还是好上不少。至少出去面谈也算是个资方,地位不一样。

 关于应届生是否适合去直接做私募的问题,在此也简单提几句。上面也说了,私募其实更加适合在其他行业有较为丰富经验的人转过来做,如PE/VC更喜欢投行或有资深产业经验的人,二级私募则更青睐有买方、卖方投研经历的人。

 大多数私募都人员简单,单兵作战能力强,但整体风格较为随意,一般来说缺乏完善的培养制度。所以应届生毕业直接进入私募其实挺难适应,一来私募绝大多数的工作都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二来如果没有良好的培养制度,未来跳槽出路其实不佳。当然也非绝对,如果确实能遇到非常好的领导,愿意倾囊相授带你,或者说个人能力超群,在私募这种环境下说不定可以更快地成长。

 中台类型

 中台岗位主要包括产品、风控、合规稽核等,一般来说是技术要求较高、对业务提供支持的岗位。

 产品相关岗位

 个人觉得产品也是非常适合应届生的岗位,如公募基金的产品部门是非常核心的岗位,需要懂投资、懂产品、懂法律、懂创新,时刻关注业内动态和实事,对个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在产品部门做得好,待遇好,想转业务前台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在金融专精化发展的今天,各个部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专业中台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风险管理、合规、稽核等岗位

 风险管理会逐渐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一直记得以前我老板说过的话?金融机构,比得不是谁跑得快,而是比谁活得久?。风险控制管理岗位在未来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技术含量和综合素质要求也较高,待遇也相对稳定。建议大家可以在大三大四考出FRM,对就业也有帮助。

 后台类型

 后台部门,主要就是支持业务部门工作的后勤部门。虽然说整体上工作较为枯燥,但是后台部门对于每一个公司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金融机构能同时享受金融机构的各种待遇和福利。有的金融机构统称为综合管理部、运营管理部,一般情况包括财务、人力、信息技术等。一般情况下,后台的出路多为继续在别的机构做后台,更多情况下适合性格温和稳定的同学。

 关于后台转前台的,很多人也咨询过我,比如说想要从后台转业务,或者后台转研究的。市场上确实也有这种现象发生,可能也不算少。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在求职开始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努力追求你想要的工作。如果你一开始就不热爱一份工作,你是无法做好的,做不好凭什么得到领导的青睐而愿意让你转岗?不要被其他人举的个例所迷惑,那些成功转岗的人的努力(或运气或关系)很多时候是你想象不到的。其实做个比喻,如果前台部门是精细化的厨师,后台很多时候做的是服务员,你觉得服务员转行做厨师会非常容易吗?毕竟你每天做的活只不过是在端盘子。当然对身在后台、一心想做业务的同学,大可以往此路径上走,我只是针对很多同学抱着理所当然的想法,做出一些批判。

?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in7.com/post/1442.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