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要具备,建议回公司配合查清问题。至于赔钱的标准,是有法律条文可依据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因此,如果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话单位可以要求赔偿,但是单位需要就自己实际损失进行举证,单位没有损失或者无法举证的话,可以拒绝赔偿。
扩展资料
这个问题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会计法确实是有规定,可以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诉其责任。
二、由于只是会计,财务部门一般设置有主管和经理。而且他们对工作有复核的责任,如果你过失导致企业损失,也是需要他们一起承担责任。
三、从法律上讲承担责任也不是平均分摊。职位越高,承担责任越大。就一般财务工作而言主要是财务主管负担主要责任。
四、从法律角度说,账出错并不等于导致公司经济利益损失,而且还可以要求客户退款。一般情况对方公司不会赖账,如果真的要赖,可以进行法律诉讼,一般诉讼期是2年的。
会计不小心做错账是否会坐牢要视情况而定,具体如下:如果因做假帐而偷税的金额达到一定数目的话,就会违法刑法,如果金额是小数,没有达到犯罪的情况下,就不回存在坐牢的情况。
会计人员有以下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1、不依法设置会计帐簿的;
2、私设会计帐簿的;
3、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
4、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帐簿或者登记会计帐簿不符合规定的;
5、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
6、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
7、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帐本位币的;
8、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
9、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
10、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本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三条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