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格审查的时候需要。2022年应届毕业生一般应在2022年7月底前取得相关学历、学位。
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条件相对比较严格,一般均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历届毕业生,部分职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和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时间相对比较固定,一般集中在每年10-11月份。
国家公务员,即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总数已超53万人,最热职位竞争比达到2320:1。2017年补录4127人,11省份国税局职位空缺超百。
简介
2019年10月14日,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公布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2020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在2019年11月24日举行,报考者可在2019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提交报考申请。
2020年1月28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通知,为贯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2020年度国考考试录用、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面试时间推迟,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公务员考试里,要求应届毕业生,但是学位不限,这是什么意思?
、非应届生可以报考么?
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是不能报考的。
2. 2019年、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是否能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考?、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
3、应届硕士生是否可以以本科身份报考?
根据国家公务员考试政策规定:“招录职位表中所要求的学历为报考人员所获得的最高学历。社会在职人员应以其已经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应届硕士生不能以本科学历报考,同样,应届博士生也不能以硕士学历报考。
4、社会实践可以作为基层工作经历么?
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5、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以何种身份报考?
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也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6. 参加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四项目的人员是否能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考?
参加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四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7、应届毕生有年龄限制么?
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0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非在职)报考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8年10月以后出生)。
8、报考人民警察职位的应届毕业生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省级及以上公安机关、监狱、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报考年龄条件按照公务员报考年龄规定执行。
市(地)级及以下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报考年龄条件为,一般不超过30周岁(即1989年10月以后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和报考法医职位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即1984年10月以后出生)。
报考公安特警的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即1994年10月以后出生)。
司法行政部门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一线干警报考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即1989年10月以后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及狱医、心理矫正等特殊职位招考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即1984年10月以后出生)。
9、应届毕业生的学历取得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2021年应届毕业生一般应在2021年7月底前取得相关学历、学位。
10、应届毕业生必须要填写《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么?
填写《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必须真实、全面、准确。主要信息填报不实的,按弄虚作假处理;信息填报不全导致未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后果由报考人员自负。所有报考人员均需填写《报名登记表》,《报名推荐表》仅限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填写。
各省的公务员考试已经陆续开展,接下来还有各地的事业单位考试。大家在选择报考岗位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岗位注明“仅限2022届应届毕业生报考”,有些岗位注明“仅限应届毕业生报考”,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对于报考条件中规定了具体年份的应届毕业生,例如“仅限2022届应届毕业生报考”,那么哪些人符合2022届应届毕业生的条件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官方定义,“2022年应届毕业生一般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达到录取要求入学或国家承认的其他方式入学、经省级招办批准录取,入学时将档案关系转到就读学校,并于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取得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学历、学位证书”。
以上这段话实际上就是说属于正规录取,可以在毕业的当年度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就是该年度的应届毕业生。需要说明的是,“仅限2022届应届毕业生报考”的条件限制大多出现在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期间,到了2022年9月之后,大多数考试公告对于应届毕业生具体年份的限制会变更为“仅限2023届应届毕业生报考”。
有些同学说2020年或2021年毕业的大学生,一直无业,能不能算2022届应届毕业生,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算的2022届应届毕业生的。但是可以算具备“应届毕业生身份”,可以报名报考条件中规定的“仅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岗位。
那么什么样的同学具备“应届毕业生身份”呢?国家是这么规定的,“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本科生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也就是毕业两年内无业,这类同学在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考试的时候经与招考单位沟通,确认符合“仅限应届毕业生”要求的,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
那么怎么证明自己就具有“应届毕业生身份”呢?对于毕业生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证明就是报到证,是毕业证、学位证之后很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证书。只要你持有《待就业报到证》,部分单位可凭借这个直接判断你为应届毕业生。有人说还有一个依据就是有否缴纳社会保险。确实有的单位会认为交了社保(职工社保)就不能算应届毕业生了,同时在资格审核时要求提供相关证明,但是这个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咨询招考单位具体的规定。
那么应届生的身份有什么作用呢?其实主要是在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报考时选择面会广一点。或者落户大城市(例如上海等)。对于教师招聘考试、去私企应聘等并没有特别大的作用。即使工作了缴纳了社保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公务员考试等还有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招聘的岗位。千万不要为了保留所谓的“应届毕业生身份”而在家待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