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应届生自主创业当上董事长的秘诀
在成都高新西区的一幢办公室里,有一间不足百平方米的办公室,这里是一家年轻的科技公司所在地。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是一位年仅22岁、刚刚跨出大学校门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夏思琪。
在众多大学生为找工作犯难的时候,夏思琪为何能拥有自己的公司,并在全国数十个中心城市有了固定客户,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典范?9月3日,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夏思琪沉思片刻:“大学生创业仅有激情是不够的,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超人的意志力、远大的目标,还要具备很多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
从“V_vin”开始
来自自贡农村的夏思琪,家境贫困,靠着国家助学贷款,2003年考入西华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完成学业,还清贷款,还要帮助父母摆脱艰苦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夏思琪说。
为实现这一愿望,夏思琪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从散发宣传单、卖报纸到推销药品、做家教,可以说一般大学生们干过的工作我几乎都干过。”打工的经历让他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两次打工受骗的.经历,使他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于是,他找来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于2005年9月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取名“V_vin”即“wewin”的意思,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自主创业
从喜欢打游戏,到探索游戏的奥秘,他将公司定位在IT业,主营业务包括软件外包、电子商务、网站平台运营等。公司成立之初,需要资金转运,钱从哪里来?夏思琪决定主动出击,寻求支持。凭着一腔热血,夏思琪拿着网站平台运营策划书来到一家房地产公司,趁保安不注意偷偷地溜了进去,直接敲开了公司老总的门:“这是我的商业策划书,请您看一下!”“也许是我冒失的行为让老总感到有些好奇,他居然认真把策划书看了一遍。”夏思琪回忆当时的情景。“有创新的亮点,但还不成熟,没有商业气息。”老总对策划书的评价,给了他鼓励,也给了他更多思考。
随即,这位老总仍表示愿意出资20万元支持他的这份方案,但条件是毕业后夏思琪要到公司工作三年。无论是20万资金支持还是工作三年,这对于有的大学生来说或许是很好的机遇。但是,夏思琪却拒绝了,他决定在自主创业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成功秘诀
经过一年时间的摸索,夏思琪在创业团队的基础上,组建了一家科技公司。从团队到公司,成员都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在摸索中前进,也就免不了被绊倒。
2006年10月,沿海一家公司想运营一个网站平台。面对这单业务,夏思琪放下其它一切事情,垫资研发。“当我们把近一个月熬更守夜做出来的数据和方案交给对方试运营一段时间后,他们竟说方案不成熟,暂时不做了。这对刚起步的公司来说是致命的一击。”夏思琪苦笑着说:“其实这家公司网站平台的运营已经见效了,我们被利用了。以后,在谈判中我也学会了策略,以应对不同的情况。”如今,公司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磨砺,已经走过了最初艰难的摸索阶段,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夏思琪告诉记者,在刚结束的网站平台运营项目中,他带领公司骨干员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足不出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饿了,方便面、馒头随便吃上几口;困了,靠在椅子上打个盹。他的朋友这样评价他,“非常有毅力,能吃苦,工作起来很拼命。”
当记者问到成功的秘诀时,他说了四个字:坚定不移。“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放弃,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
鼓励毕业生到小微企业就业,漳州市政府要求相关部门完善落实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对小微企业新招收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在6个月之内开展岗前培训的,按规定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同时,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提供便利。
加大乡(镇)事业单位对服务基层期满毕业生考核聘用力度,鼓励毕业生服务期满后留在服务单位或面向农村基层就业。从今年起,参加省级“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的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提高至每人每月2000元;参加服务社区计划的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提高至每人每月1800元。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的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以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等。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应届毕业生可以申请以下四种主要补贴:
1、就业补贴。应届高校毕业生在登记注册并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实现初次就业,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连续正常缴交社会保险费6个月以上的,可给予应届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补贴,标准为每人2000元。
2、求职创业补贴。在毕业年度,符合条件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创业,可向所在高校申请求职创业补贴,为1500元/人。对象包括:城乡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残疾高校毕业生;在学期间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
3、临时生活补贴。已完成实名登记的户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按本市失业保险金标准给予临时生活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6个月。
(1)已办理实名登记满6个月以上,或办理失业登记满6个月以上;
(2)属本低收入居民;
(3)“零就业”家庭成员;
(4)残疾人家庭成员。
4、大学毕业生社保补贴。国家为鼓励中小微企业聘用离校两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符合特定条件的可以获得相应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补贴。但是需要一定硬性条件,就是要求企业与它们签订至少超过1年的劳动合同,并且要给它们定期缴纳社保,补贴期限为12个月。目前离校2年未就业大学生多半以灵活就业参保,国家给予养老、医保补贴,补贴期限不能超过24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其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